7月7日下午,电气工程学院“传帮带”宣讲团来到绥化市儿童福利院。团队成员为40名儿童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活动伊始,主讲人韩佳良以一段充满激情与感染力的开场白迅速抓住了全场听众的注意力。“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过去的岁月里,有一群了不起的人,他们隐姓埋名,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我们的祖国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伟大成就!”他的话语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孩子们瞪大眼睛,好奇地等待着接下来的讲述。随后,他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两弹一星”精神诞生的历史背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到国家为了捍卫主权、保障人民安宁,毅然决定开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一个个故事如同画卷般在听众眼前徐徐展开。


为了让宣讲内容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与听众的互动,宣讲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互动环节。如知识问答环节,主讲人宋鑫宇提出了诸如“‘两弹一星’指的是哪两弹,哪一星?”“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们面临了哪些困难?”等问题。福利院的孩子们纷纷踊跃举手,争相回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对于回答正确的孩子,宣讲团成员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鼓励他们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努力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此外,宣讲团还组织了“我心中的英雄”分享活动,邀请福利院的孩子们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两弹一星”英雄故事……

绥化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表示:“‘两弹一星’是我们国家的骄傲,要向科学家们学习!”这些童言童语,虽质朴简单,却饱含着对英雄的崇敬,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传承精神的坚定信念 。
此次在绥化市福利院开展的“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不仅让福利院的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也让宣讲团的成员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伟大精神的理解。通过与福利院孩子们的互动交流,宣讲团成员们更加明白,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活动结束时,宣讲团的成员把“传帮带”理论宣讲团成员精心设计的帆布包发放给孩子们,并幽默的提醒孩子们,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在福利院老师的带领下,用精神食粮将袋子装满,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丽娟说:“本次宣讲团以生动形式传播“两弹一星”精神,在福利院播撒爱国火种,意义深远,彰显了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电气工程学院“传帮带”理论宣讲团将继续肩负起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走进更多的地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更多的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